行车记录仪如何选?这三个参数很重要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对于产品的需求,那么很多车主朋友一定会疑惑这三个参数咱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就结合实际和大家一一分析这些被数字化的参数该如何选择最合适。
1. FOV光圈,其实行车记录仪的光圈可以类比成咱们的相机,光圈大小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进光量,理论上来说进光量越大,记录仪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则越好,而光圈值通常用F来表示,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F值后面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单位面积内的镜头进光量越大,咱们行车记录仪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会更好;反之F值后面的数字越大,代表进光量变小,记录仪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2. 分辨率,我想这个参数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了,早期咱们使用手机的时候,最重视的一个参数就是手机的分辨率,对于分辨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呈现出来的画面质感不同,理论上来说,单位面积内的分辨率越高,画面的成像效果越好;反之同样的分辨率,画面面积越小,成像的效果就越清晰。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行车记录仪的记录画面在记录仪上回放清晰,到了电脑上就相对模糊的原因了。
3. FOV取景深度,这个参数乍一看比较高大上的感觉,其实通俗点来说就是表示咱们的拍摄角度,理论上来说,FOV取景深度这个数值越大,单位面积内拍摄的画面就会越多,但是不同的取景深度会让成像画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像畸变,当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角度超过90度,拍摄画面就会呈现桶形畸变,整个画面中间鼓起;当拍摄画面的角度超过140度的时候,拍摄画面又会呈现枕形畸变,画面呈现中间扁两边凸的感觉,而这样畸变的画面在后期很难作为证据来使用的,所以大家千万注意不要被那些过度宣传拍摄角度的商家忽悠,我建议大家关于取景深度这个参数的选择最好在120度-140度之间,在保证拍摄效果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拍摄画面。
标签: #科技数码
郑重声明:图文由自媒体作者发布,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