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和专业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但两者是基于不同角度的分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科和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具体分析如下:
1. 学科:
- 学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也是人们对知识进行分类的结果。可以认为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其中又涉及了学科门类以及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概念。
- 学科门类,主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简称“目录1”)中的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简称“目录2”)中的14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
- 一级学科,属于“目录2”的学科门类下设置的学科。二级学科,属于一级学科下设置的学科。部分具备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可根据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本科生报考的研究生专业,即为二级学科。
2. 专业:
- 专业,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领域和岗位要求的知识划分的。专业的分类我们已在之前的文章中作了详细介绍,此处不赘述。专业方向,是对专业的进一步细化,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特色和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方向。
- 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3. 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学科不同其科学知识体系也不同。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二是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三是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
- 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 学科和专业二者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科决定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体系和基础课程,而专业则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学科的内容。学科和专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在做出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科和专业的关系,并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决策,以实现最佳的职业发展。
标签: #科技数码
郑重声明:图文由自媒体作者发布,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天唯网数码 广州小漏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06251号